操作指南收藏本站|繁體中文

佛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500|回复: 2

[其它话题] 净公上人讲解学佛起步集第一〇卷南无阿弥陀佛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9-26 17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佛友,享用更多功能,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击注册

x
讲的话是实话。彭际清居士讲:「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」,希有难逢,我们居然遇到了,你说多么珍贵!这个世出世间、天上人间,再没有比这个缘更殊胜的。这个缘我抓住了,什么我都可以放下,什么我都可以不顾。你能有这个心、有这种志愿,你怎么会不得佛的加持!这个心愿就是能感,你不求佛,佛也来了,不求菩萨,菩萨也来了。为什么?你具足这个条件,佛菩萨来帮助你。
  释迦牟尼,这是第一个遇到的。为什么第一个不遇到别的,遇到释迦牟尼佛?我们学佛要懂得,佛法的教学表法的义趣多。於是乎我们就明白,一切菩萨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释迦牟尼佛学起。为什么?释迦牟尼这个名号就是你最初修学的纲领。名号是梵语,翻成中国的意思,释迦是能仁,能够以仁慈的心对待别人,这叫释迦,我们要从这里学起。我们不能用仁慈的心待人接物,佛门虽大,你入不进去。学佛头一条,这是常讲的「慈悲为本」,慈悲就是释迦的意思。牟尼是对自己,牟尼的意思是寂灭,清净寂灭;清净不被外面环境污染,寂灭是把心里面那些烦恼习气都把它灭掉。怎么对自己,怎么对众生,释迦牟尼名号就讲得很清楚,所以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入门。
  你看看毗卢遮那如来在因地里面修行,三无数劫修满了,条件具足,可以接受如来大法。头一个遇到释迦,然后才遇到宝髻、燃灯、胜观;他所遇到的佛,「世界海微尘数诸佛」,释迦是第一个遇到的,这个意思很深很广,我们要懂得。我们今天要入佛门,你一定要记住,以仁慈待人接物,以清净自守,一定要断烦恼。断烦恼就是「牟尼」里头灭的意思,牟尼是寂灭。灭烦恼,清...(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七七五卷)  2002/7/1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12-17-0775》)


...儒家书的、学佛的都用功过格来检点自己的过失,这是一个好办法。我们佛门里面,净宗的祖师莲池大师就用功过格来修行,现在这一篇东西还在《莲池大师全集》里面,流通很广。它不叫功过格,它叫「自知录」,人贵自知之明,「自知录」就是功过格。
  晚近印光大师教我们用《了凡四训》,把改过自新、改造命运的道理搞清楚,那里面是讲因缘果报的。我们要改恶为善,改祸为福,改凶为吉,改凡为圣,《了凡四训》是个基础的教育。你只要想改造命运,我们学佛是改造命运,是大的,我们是要改凡为圣。你看我们今天在六道,我们想改六道为极乐世界,这是大的改造。你要懂改造的理论,懂改造的方法,有理论、有方法,我们自己就有信心。所以头一步要把自己的命运转过来,命运都转不过来,你学佛有什么成绩可言?它都摆在面前的。
  《了凡四训》重要!所以我讲经这么多年,常常劝人,特别劝初学,你把《了凡四训》从头到尾念三百遍;用一年的功夫,一天念一遍,学佛从这里学起。因果的道理明白通达了,你就开始修行,开始转恶为善。善恶的标准,印祖讲得好,他用《太上感应篇》,尤其是这个注解吉凶获报的例子在《感应篇汇编》。《感应篇》的文字不长,一千三百多字,《汇编》就几十万字了,这里面有注解、有例子,真的是善有善果,恶有恶报,这些例子增长你的信心。
  除这一部书之外,《安士全书》也是印光大师极力推崇的,它前面一半是「文昌帝君阴骘文」,那个注解例证也非常丰富。「文昌帝君阴骘文」的文字更短,不到八百字。这些东西早年我都讲过,内容非常丰富,以这个为标准来检点自己的过失,把它当作戒律来看。学佛从戒律开始,以戒为师。因戒得定,因定开慧,持戒真有了功夫,心清净,清净心生智慧,这个是学佛一条大道。古往今来那些声闻菩萨都是走这一条路子成就的,你还有特别法门吗?
  密宗,我的老师是密宗大德,他告诉我密宗是佛法里头最高的修学法门,不是初学学的;就像学校念书一样,密宗是研究所。你要想上研究所,你先要念大学,念学士学位,然后念到硕士学位,你才能够念博士班,你不能够躐等。所以藏密一般规定开头十年显教,不是一下就叫你学密法,前面十年是显教。显教真正有基础了,考试及格,你拿到学位了,西藏这个学位叫格西,拿到格西学位之后,你才有资格学密法。
  可是现代众生的根性比古时候的人这个水平下降得太多了,这个时代学密能不能成就?往年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,他是学密的,他告诉我,最近这半个世纪五十年中,在中国,中国有十几亿人口,学密成就的只有六个人。他告诉我,念老讲从今往后学禅的根机没有了,学密的根机也没有了,...(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七九七卷)  2002/07/2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12-17-0797》)


...所跟戒定慧三学、跟五分法身完全相应,这个形象就是「映彻常盈满」。这个地方特别注重这个「常」字,它不是暂时的,不是短时间偶尔表演的,不是的;恒常就是这个样子。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学习,那就是常常讲我们的形象很重要。形象是招牌!这个样子就是招牌,像一个学佛的样子。要往深处去说,要像佛的样子,要像菩萨的样子,要像祖师大德的样子。我们学佛这点很重要,你要找一个样子,你的修学进步就快了。我在初学的时候,出家了,李老师多次的教我学印光法师。在我没有出家的时候,做居士跟他学教的时候,他跟我讲过:「古人别学苏东坡,今人不学梁启超」。那时我在家做居士。我们晓得苏东坡跟梁启超都是佛弟子,都是佛门弟子,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望的。为什么不学他?老师讲他们是佛学家,研究佛的经典,不能依教奉行。佛经理论他很通达,我们都比不上他,他没有去做到!
  学佛,佛的样子,外表这是最重要的,招牌!是什么?是律仪,是戒律,是威仪。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?从律仪戒学起。佛的心是禅定,禅定是空寂,一无所有,本来无一物;禅是佛心。与一切众生交谈,不离经论的教诲,经论教诲是佛言。我们这样学佛的身,学佛的语,学佛的意。近代的祖师,你看看祖师的身语意,李老师说近代高僧当中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9-26 17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们是修净土的,印光大师是最近一代的祖师,我们不学他,学谁?我们懂这个道理。这就是「映彻常盈满」。学要学个满分,不能有欠缺,那就不好了。这首偈我们就说到此地。再看下面第七首:
  【摩尼为网金为铎,遍覆香河演佛音,克宣一切菩提道,及以普贤之妙行。】
  这首偈里头真的是包罗万象。在这一首里面,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说「网铎垂覆」,这个意思很明显,很好懂。下面说「及总现诸严」,总说。「前现事严,此说道行」,前面所讲的全是事相,事相里面表法,你得要会看,你要懂。这一首把修道的事情明显的为我们说出来,还是香河的庄严。香河两岸有网,网是防护,也是装饰。网常常在当中系小铃,风吹...(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一二卷)  2002/08/0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  档名:12-17-0812》)


...文第一句就说「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」,经文头一句。所以我在讲《无量寿经》的时候,肯定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,为什么?人人都修普贤大士之德。普贤大士之德,简单的讲就是十大愿王,这个境界没有法子思量。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,「以普贤行胜智为因」,就是前面两句,第一句普贤行,第二句胜智为因,故得一切尘中净众刹之果。清凉大师这个提示,我们要记住、要明了。现在再看下面第九首:
  【不可思议亿大劫,亲近一切诸如来,如其一切之所行,一刹那中悉能现。】
  清凉在注解里面说「由长时近友为因,故得刹那顿现之果」。我们读了要发心学习,这一首教我们什么?亲近善知识。《阿难问事佛吉凶经》,这一部经是一般人初入佛门,刚刚开始接触佛教,佛为这些人所讲的开示,第一句话就教我们「亲近明师,从明师受戒」,受是接受,戒是教诫;第一句话,那是小乘初学。我们再看看这个地方,佛对法身菩萨所说的。
  由此可知,学佛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,这个当中第一要紧的大事就是亲近善知识。法身菩萨们他们有能力亲近一切诸佛如来,我们没这个能力,也没这个缘分。但是我们要想获得这个缘分,实在讲也不难,弥陀慈悲,世尊慈悲,传给我们带业往生的法门,使我们博地凡夫,一品烦恼都没有断的人,也有机会『亲近一切诸如来』,这个不可思议,所有一切经典里面都找不到,都没有这个说法。
  《华严》到末后,「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」,他的对象是谁?是华严会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普贤菩萨导归极乐对象如是,这里头不包括九法界众生。但是净土经里面,那不是对法身大士说的,专门对六道众生讲的,这是慈悲到了极处。六道众生包括三恶道,三恶道的众生,如果遇到善知识教导他念佛求生净土,也能往生。我们曾经听说过畜生念佛往生的。这个记载很多,佛门里面有一本小册子,《物犹如此》,这个小册子里面都是讲畜生念佛往生的,非常感动人。饿鬼道里面有念佛往生的,地狱道里头有...(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二五卷)  2002/08/18 澳洲净宗学会   档名:12-17-0825》)


...缘生,因是已经种下去了,不能改变,缘可以改变;佛法重视缘。缘里面重视教,你要懂得怎样去教他。这个儿女前世是我的冤家、是我对头,这一生到我家来了,种种思想行为叛逆,我怎样化敌为友、化怨为亲,这是佛法,这是佛陀的教育。这是佛陀的恩惠,佛陀的慈悲,我们从这里头去学,学了就有用处。
  前面我们读过众生的大福业,一定要觉悟,一定要信佛,要相信圣人的教诲。圣贤人的教诲是不求报答的,不附带任何条件的。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布施供养,圣贤人布施供养的对象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,以真诚、恭敬、清净、平等心去布施,那就叫做供养。你要是问,圣贤人为什么要这样做?这个道理很深,真正彻底觉悟的人他晓得虚空法界、刹土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,彻底觉悟了。众生再恶劣,肯定他有回头的一天,所以乐意教导他,有耐心的等待他的转变,这是世间人做不到的。世间人为什么做不到?世间人见不到事实的真相,没有这个智慧、没这个能力。
  我们学佛从经论里面明白这些道理,虽然这些道理还不透彻,但是在我们学习过程当中,通过实验,实验就是把佛陀教诲落实在生活当中,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之处,证实了圣贤教诲是真实的,真实的利益、真实的智慧、真实的功德。我们了解何以有差别?差别当中如何来恒顺众生?你不顺不行,你要顺著他走,他走错了,错了也要随顺。为什么?他生欢喜心。从随顺当中建立信赖,「这个人对我不错,这个人靠得住,这个人我可以依赖他」。到那个时候,你慢慢开导他,他能够省悟过来。
  开导,特别是对於业障深重的凡夫,给他讲什么法?法没有定法,但是有一定的原理原则,那就是讲「利害得失」。这是什么?这个他马上就能够感触到的,什么对我有利?什么对我有害?怎样做我能得到?怎么做我会失掉?利害得失,在这种功利的社会当中,把这四个字看得很重,所以从这里下手。
  第二步就跟他讲「吉凶祸福」。吉凶祸福从个人扩大,你的利害得失影响到别人的吉凶祸福、影响...(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三六卷)  2002/9/1  澳洲净宗学会  档名:12-17-0836》)


...上空就是这个世界的外围,它的庄严。
  【十七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。佛号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。】
  我们现在住的这个世界,小世界;教化我们的老师,导师,本师释迦牟尼佛。「释迦牟尼」就是本师所开的课程。我们常常念诵本师的名号,念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「南无」是皈依,「本师」是现在指导我们的老师,我们的指导教授;「释迦」、「牟尼」是他开的课程。释迦的意思是教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要仁慈,要博爱;释迦是仁慈、博爱的意思。牟尼意思是寂净,是对自己,对自己就是清净。
  对一切人事物要慈悲,要仁慈博爱。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这个地区、这个时段当中,所有一切众生开的课程总的纲领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9-26 17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教学的宗旨。确确实实我们生到这个世界,遇到这个老师,我们对人没有仁慈的心,我们错了。我们对别人都是自私自利,起心动念损人利己。你想想看是不是应该要向导师学习?导师跟我们表演的,导师跟我们讲解的千经万论,不离这个宗旨。所以学佛从佛名号当中学。我们对自己,自己一天到晚妄念纷飞,胡思乱想,心不清净!我们知道此土现前导师的教诲,我们就懂得经里面所说的一切诸佛德号里面的义趣,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。
  你看看这一尊如来,他在「宝庄严藏」世界,在那边教学。他教学的宗旨、教学的总纲领、教学的课程是『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』。「无碍」是无障碍,无障碍的智慧光明,这是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。佛在大乘里面常常讲,智慧有根本智,有后得智。「无碍智光明」是根本智,自受用的;「遍照十方」是后得智,是他受用的。名号里头意义深广无尽。
  我们学佛,当然我们有所希求。我要没有希求,我为什么学这个课程?所以当然有求,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。求什么?不是求财,不是求名,不是求利。但是世间人学佛,为了求财、求名、求利而学佛的人占大多数。那我们要问,他能不能求得到?能,肯定能,但是要如理如法的求。从前我初学佛的时候,章嘉大师教我的:如果你违背了道理...(净公上人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《大方广佛华严经  (第八四四卷)  2002/9/7  澳洲净宗学院  档名:12-17-0844》)

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涂苦。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、历劫冤亲、法界众生礼佛三拜,求生净土。

祈愿:
诚敬谦卑。和顺义理。欢乐慈孝。无争无求。清净平等。知恩报恩。知足惭愧。去恶就善。事师三皈。奉持经戒。不念人非,欣乐人善。关怀照顾,言传身教。言动安徐。公平公正。吃素印经。随缘济众。看破放下。忍辱精进。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。天下和顺。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。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。兵戈无用。崇德兴仁。务修礼让。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。各得其所。
并愿以印行功德,回向法界一切有情,所有六道四生,宿世冤亲,现世业债,咸凭法力,悉得解脱,现在者增福延寿,已故者往生净土,同出苦轮,共登觉岸。
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整个宇宙一切众生,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,应该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,互敬互爱,互助合作,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





文章到此结束,谢谢您的阅读!敬请常念#南无阿弥陀佛#!祝各位福慧增长、六时吉祥、法喜充满!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七条底线|宗旨|使用指南|小黑屋|积分|勋章|手机版|佛教网

GMT+8, 2024-12-1 00:0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