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指南收藏本站|繁體中文

佛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267|回复: 0

[法师开示] 净空法师:成功,百分之九十在於修学态度正确与否,方法只不过是占百分之十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6-11 06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佛友,享用更多功能,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击注册

x

修学基本的态度,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很多,六祖大师告诉我们的非常明白,因此修学固然讲求方法,实在说态度比方法还要重要。成功,百分之九十在於修学态度正确与否,方法只不过是占百分之十而已,也就是十分之一而已。讲到态度,一定要晓得,学佛是自己学佛,不是叫他人学佛,这个观念要搞清楚。戒律是自己持戒,不是看别人持戒。我自己戒律很清净,可是天天看到别人犯戒不清净,我自己也不清净了,这就是修学态度上错误。为什么?因为除了自己之外是境界,境界里面没有好丑、没有善恶、没有是非,境界是一真。所有的是非、邪正、善恶,都是从自己心心所里面生出来的,与外面境界相不相干。如果与外境相干的话,没有一个众生能成佛,你们诸位想想,对不对?正因为与外面境界毫不相关,所以佛说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」。这是我们修学最基本的认识,要搞清楚。由此可知,成与不成自己要负责任,与人事、与环境都没有关系。成与不成,在於你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,你的信心坚定与否,你的修学方法正确与否,是在这些地方。因此不但小乘戒是自律的,是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,大乘菩萨戒也不例外。菩萨戒是入众的,小乘戒是自律的,就是私生活的规范,大乘戒是在大众当中的规范,在大众当中也是自律,而不是律他,这是佛法戒律的一个特色。

  如果认为戒律是禁止别人的,这个事情不能做、这个事情又不能做,应该要如何如何,那你错误了。大小乘戒都是自律的,帮助我们身心清净,帮助我们得一心。如果我们的心一缘外面境界就散乱,就不能得一心,不得一心你怎么能开智慧?诸位如果在这几句话里面真正体会到这个意思,你这一生证得一心,从一心再进一步修行证果,我可以说是决定有把握。如果再看到外面境界这个是、那个非,张家长、李家短,我们这一生必定又空过了,不但一心你不能证得,恐怕功夫成片都成问题。功夫成片成问题,换句话说,带业往生就不可靠了。因此,菩萨道上只有一个人,你们看到《华严经》善财童子,只有一个,没有两个。有两个就怎么样?两个就有分别心,一个没有分别心。一个,学生只有一个人,除了我一个人之外,其余的都是善知识,善知识就老师,其余的统统是老师,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我的老师,所以善财童子一生成佛。佛是我们的老师、魔也是老师,善人是老师、恶人也是老师,在境界里面去锻炼,锻炼什么?锻炼自己的心地清净,无论在什么人事环境当中,心都是清净的,历事炼心。五十三参就是锻炼,在境界里头炼自己的平等心、炼自己的清净心、炼自己的慈悲心,历事炼心。所以外面的境缘,境是讲物质的环境,缘是讲人事的环境,统统是老师、统统是善友。

五十三参里面的善知识,可以说包括各行各业,里面有佛菩萨、也有恶人。像甘露火王根本就不讲理的,非常的凶狠、残暴,那也是善知识;胜热婆罗门的愚痴,就是代表我们的世间形形色色,统统是善友。对一个真正修大乘的人来讲,此地闻思修就是这个意思。在《华严经》说得详细,四十卷的经文来说明善财童子修闻思修,他来修三慧。在本经里面只有这一句,如果我们像做文章来说,本经这个地方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」,这就是一篇文章的题目,内容就是《四十华严》,《四十华严》就是善财童子表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。观世音菩萨,你问他怎么成佛?怎么成为等觉菩萨?他就是这样修成。我们知道这个道理、知道这个方法了,自己在生活当中历事炼心。

摘自   楞严经 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七条底线|宗旨|使用指南|小黑屋|积分|勋章|手机版|佛教网

GMT+8, 2024-11-29 20:3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