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指南收藏本站|繁體中文

佛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1671|回复: 2

又文殊师利,如来灭后,于末法中,欲说是经,应住安乐行---法华经浅释宣化上人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5-24 08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佛友,享用更多功能,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击注册

x
2.口安乐行(分二)
H1.长行 H2.重颂 H1(分二)
I1.标章 I2.释行法
今I1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又文殊师利,如来灭后,于末法中,欲说是经,应住安乐行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释迦牟尼佛又叫一声文殊师利菩萨!前边所说的是“身安乐行”,现在我再跟你说一说菩萨修行“口安乐行”。在释迦牟尼佛我灭度之后,在将来末法时,想讲这部《妙法莲华经》,应该居住到这个安乐行门上边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I2.释行法(分二)
J1.明止行 J2.明观行
今J1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若口宣说,若读经时,不乐说人及经典过。亦不轻慢诸余法师,不说他人好恶长短。于声闻人,亦不称名说其过恶,亦不称名赞叹其美,又亦不生怨嫌之心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若口宣说,若读经时,不乐说人及经典过:假若讲说《妙法莲华经》这部经典,或者读诵这部经典的时候,也不愿意诉说其他人的过错,也不讲这部经典有什么不对的地方;就是人的过错也不讲、经典的过错也不讲。因为佛所说的法是观机逗教、因人说法、应病予药的法门,没有什么地方是一个对,也没有什么地方是一个非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亦不轻慢诸余法师,不说他人好恶长短:也不轻慢其他的经典,也不轻慢其他的法师。或者某一个法师讲法讲得好,就赞叹他;某一个法师讲得不好,就轻慢他。不可以这样子的!不讲其他人的好和不好,或者什么长处、什么短处,都不讲的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于声闻人,亦不称名说其过恶:对于声闻人,就是小乘人,也不直称他的名字。你们美国人,儿子叫爸爸也叫名字,爸爸叫儿子也叫名字,长幼尊卑一点都没有了!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你们听《法华经》听到这个地方,要明白:你们出家人、在家人,不可以互相称名字;尤其在家人更不应该对出家人称名,不可以称他们的法名,要称他法号。对师兄弟也不可以称名,叫“果前师”、“果修师”,这都不可以的。称法名,只可以师父称,师兄弟不可以称的。那么称什么呢?要称他的法号。好像果前,就称“恒谦法师”,或者就称“谦法师”也可以;果修,就称“恒持法师”,或者就称一个“持法师”也可以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对师兄弟都不可以彼此互相称名,何况对师父呢!你们有不懂佛法的人,对师父:“啊!度轮法师、宣化法师!”这是目无师长的一种称呼;或者说“度轮”,这更目无师长,简直就是欺师灭祖,大逆不道不肖徒弟!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最初叫你们在家人称出家人“法师”,就有一个人反对,就对这个小沙弥讲:“我以后称你,是要称‘Venerable(尊者)’?”他觉得在家人称出家人“法师”,很失面子。这是一个大错误!所以你们出家人对出家人,不可以称法名。你称法名,那就是你对人家不恭敬,人家对你也会不恭敬;“来而不往非礼也”,一样的。不过你们西方人对这个都没有什么研究,这种学问还没有;现在我讲给你们听,你们就应该有这种知识了,不应该再互相称名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不应该直称这小乘法师的名字,或者说他有什么过错、他犯了什么戒了。“有一次,我看见他又吃肉、又喝酒。之后,我问他为什么要吃肉?他说他没有吃,就又打妄语了。啊!这个人不是个修行人!”不应该这么样讲的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亦不称名赞叹其美:也不称他的名字来赞叹他。不说某某人真好!不过他若真好,赞叹可以。好像我常常赞叹寿冶法师,虽然我对他没有什么深刻的交情、来往,但是我很赞叹他的,他的确是一个菩萨。那么他真有好处,可以赞叹;不过赞叹是赞叹,不要直称他的名字来赞叹。你就说:“哦!我知道有某一个法师,真是修道修得有道德了!”不要称他名字。你若一称他名字,他是真好,是没有话讲;或者其他人发现他不好,他就认为你打妄语了。所以也不称说他坏处,也不说他好处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又亦不生怨嫌之心:你既不讲他的过恶,也不赞美他,也不对于这个人生一种怨嫌之心──就是对他有一种嫌疑。好像对某个人有意见,始终对他印象不好,这就是叫怨嫌之心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J2.明观行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善修如是安乐心故,诸有听者,不逆其意,有所难问,不以小乘法答,但以大乘而为解说,令得一切种智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善修如是安乐心故:善修像以上这种安乐心的缘故。因为你没有这种种的毛病了,你不说人好、不说人坏,不怨嫌人家,你心里就安乐了,就没有贪、瞋、痴在你心里了。诸有听者,不逆其意:所有来听法的人,不可以拂逆其心。要是他问长你也不管、问短你也不管,你不理他,这就逆其意了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有所难问,不以小乘法答:他若来问你什么道理,不要用小乘的法来答覆他,但以大乘而为解说,令得一切种智:只用大乘的妙理来答覆他、依照大乘经典来给他说法,令这个来问法的人,能得到一切种种的智慧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H2.重颂(分三)
I1.颂标 I2.颂释 I3.明行成
今I1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菩萨常乐 安隐说法 于清净地 而施床座
以油涂身 澡浴尘秽 着新净衣 内外俱净
安处法座 随问为说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在这个时候,释迦牟尼佛愿意把这个意思再说详细一点,所以用偈颂来说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菩萨常乐,安隐说法:这个修行菩萨道的菩萨摩诃萨,常常地愿意安稳众生,而为众生说法;这就是“入如来室”。于清净地,而施床座:在清净的地方,施敷床座;这就是“坐如来座”。以油涂身,澡浴尘秽,着新净衣,内外俱净:以香油涂身,把身上洗干净,把尘秽都除去了,穿上干净的衣,内也干净、外也干净,内无妄想、外无尘秽;这就是“穿如来衣”。安处法座,随问为说:安处于如来座,随众生的请问,而为说法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I2.颂释(分二)
J1.颂止行 J2.颂观行
今J1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诸优婆塞 及优婆夷
国王王子 群臣士民 以微妙义 和颜为说
若有难问 随义而答 因缘譬喻 敷演分别
以是方便 皆使发心 渐渐增益 入于佛道
除懒惰意 及懈怠想 离诸忧恼 慈心说法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若有比丘,及比丘尼,诸优婆塞,及优婆夷:若遇到有比丘,及比丘尼、男居士、女居士,和国王、王子、群臣、士民:国家的国王、国王的王子,或者一般的大臣,或者一般的读书人及老百姓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以微妙义,和颜为说:以微妙不可思议的道理,和颜为说。和,是和顺;和颜,这不是笑得很厉害,也不是板起面孔来发脾气的样子。也不发脾气、也不太笑,就是面上一点火气也没有,很和气的,而为他们解说佛法。若有难问,随义而答:或者他有疑难来请问,你就随他问的意思,而答覆他的问题;但是要用大乘的义理来答覆他,不要用小乘的法来答他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因缘譬喻,敷演分别:以种种的因缘,用种种的譬喻,给他敷布、演说,分别给他说法。以是方便,皆使发心,渐渐增益,入于佛道:用这种种的方便法门,使听法的众生都发菩提心,并且一天比一天的增长他这个菩提心,成就佛道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除懒惰意,及懈怠想:除去他懒惰不精进的这种意念,和他懈怠的这种妄想,离诸忧恼,慈心说法:离开一切的忧愁烦恼,慈心为众生而说法。
发表于 2020-9-12 08:57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南无阿弥陀佛
发表于 2021-1-7 11:06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南无阿弥陀佛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七条底线|宗旨|使用指南|小黑屋|积分|勋章|手机版|佛教网

GMT+8, 2024-11-30 03:1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