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指南收藏本站|繁體中文

佛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2021|回复: 5

[其它]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(第二集)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4-29 16:1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佛友,享用更多功能,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击注册

x
敬摘自《净公上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讲记》



身口意常行,清净十业道。
人知奉其上,君父师道士,
信戒施闻慧,终吉所生安。

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,
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,
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,我心怡悦,
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,住平等舍。

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。
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
无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万劫难遭遇。
我今见闻得受持,愿解如来真实义。


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 (第二集)  1992/12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文件名:03-005-0002



  请掀开经本第六页第四行,这一段是解释经题:

  疏【第二次释名者。】

  这个『名』就是经名,解释经名。

  疏【经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。】

  大师在批注里面注得很详细。我们这一次印的经本印得很多,同学们有需要的话,可以从柜台上请一本带回家去。平常在家里可以看、可以读,讲经的时候来听,能够看得明白的我们都不说,省一点事情。要跟诸位说的大概就是此地批注里头没有注到的,必须要跟诸位报告。

  这个地方的『佛』,跟《无量寿经》那个「佛说」,《阿弥陀经》也是「佛说」,这净土三经经题前面都有一个「佛说」。这个「佛」不仅仅是指释迦牟尼佛,如果单单是指释迦牟尼佛,跟其它一切大乘经没有什么两样。这个『说』的意思非常之广泛,是一切诸佛都说,所以「佛说」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没有不说净土三经的,这个意思诸位要特别的记住。换句话说,为什么一切诸佛都要说这部经?都喜欢说这部经?实在是因为这部经、这个法门确确实实能够普度众生。上自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,如果遇到这个法门统统都能得度;不但能得度,而且是平等得度,这个法门就不可思议。所以这是一切佛必定要说,佛不跟众生说这个法门,他慈悲就不圆满。第二个「说」这个字,在第七页第一行第一个字:

  疏【言说者。】

  这个『说』,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讲得最好,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祖师大德没有说过的;这个说法也是专对净宗经论,就是净土三经而说的。他老人家说「众生成佛机熟,为说此法令一切众生一生究竟成就故」。这是《要解》里面解释这个「说」字,这说得太好、太圆满。是众生成佛的机会到了,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这个意思。我们这一生,现在成佛的机会来了,这个因缘真的希有,真的难逢。我们过去生中无量劫以来,哪里会能碰到这个机会?碰到一个证须陀洹的机会就不得了,证阿罗汉的机会,那还得了!哪一个人敢想成佛?我们没有想成佛也不敢想成佛,但是成佛的机会是偏偏到了。你要能把握这个机会,那就恭喜你,你这一生圆成佛道了。唯有机会到了,佛说这个法门才管用,才真正帮上忙。佛要不说这个法门,我们机会到了,成不了佛;我们机会没有到,佛给我们说这个法门,我们不相信,他也就白说,必定是机感相应。

  所以这个「说」是畅佛本怀,这个「说」有喜悦的意思,非常非常欢喜说这个法门。这个意思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看到,看到佛说这个法门那种欢喜,真正是非常非常的希有,阿难尊者一生跟佛做侍者,从来没有看到佛这一天这么样的欢喜,这是为众生说这个法门。众生接受这个法门,依照这个法门修学,他一生当中必定圆满成就。所以这个法门的殊胜不是任何法门能够相比的,这是佛说的意思。这个意思善导大师批注里头没有,我把它补充出来。下面这说什么?

  疏【言无量寿者。】

  『无量寿』这个批注在第七页的第三行。「无量寿」是中文的意思,梵语就是「南无阿弥陀佛」。这个佛号翻成中国意思,世尊自己在经典里面给我们介绍,翻为「无量寿,无量光」。其实这个无量是一切众生当人圆满的自性,无量是指的这个。不仅仅是无量的寿命,这个无量是真的无量,绝对不是有量的无量,是真实的无量。无量的寿命、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德能、无量的才艺,随拈一法都是无量。

  一切无量里面,我们要问,哪一桩事情最要紧?寿命。假如说,你今天有无量的财富,有无量的珍宝、无量的眷属,你没寿命,那这个无量不就全都落空!所以一切无量当中最要紧的一个就是要有寿命。有寿命,这一切无量你才能享受得到;假如没有寿命,确实这个世界一切无量无边与你都不相干!所以经典的翻译,一切无量当中,为什么翻作无量寿,道理在此地。所以诸位记住,绝对不是一个单纯寿命无量。假如单纯一个寿命无量,我们没有无量的财富,则寿命虽然长还要受贫穷之苦,那个日子很难过。所以是一切无量当中,是以这个寿命来做一个代表,它也是一切无量当中最重要的一种。

  经里面给我们说西方世界依报、正报无量的庄严,这是我们在《无量寿经》看到。小本经里面虽然说得少,但是莲池大师批注说得详细,蕅益大师也介绍得很明白,本经说得也很多。依报、正报一切无量,都是我们自己性德的流露。话说回来,我们是凡夫,没有见性;我们虽有性德,性德是隐而不彰,彰就是明显,隐藏起来没有露出来。我们虽然没露出来,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他老人家修德圆满,性德圆满显露,我们到那里去享他的福。虽然享他的福,他的福就是我们自己称性之福,在享他福报当中,在西方极乐世界断烦恼、破无明,证圆满的自性。这个度化众生圆成佛道的方法,确实十方一切诸佛世界比起极乐世界都要逊色,没有像西方世界这么圆满。这是无量寿的意思。这一段的解释诸位自己去看就可以,我就不必多说。下面「观」这个字在第十页:

  疏【言观者。照也。常以净信心手。以持智慧之辉。照彼弥陀正依等事。】

  『观』就是平常我们讲的观照,这是修行功夫得力的第一步。如果我们把这个修行功夫分为三等,这是第三等,叫观照。什么叫观照?此地大师给我们说的这几句开示非常重要,是『以净信心』,关键在这三个字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16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净信心。就跟《金刚经》上讲的「信心清净,则生实相」。清净心是能照,实相是所照。我们今天没有观照的功夫,你要问为什么没有?我们心不清净。因此参禅不能开悟,不但不能开悟,这个心实在讲,太粗了,妄想执着太重,连禅定都得不到。学教,教下讲的「大开圆解」,我们没有这个能力。不要说大开圆解,能够将经教的真实义体会个一分、两分都不容易。不但不能体会,还有不少同修听的时候把意思听错。他听我讲,我再问他,他回讲,跟我讲的意思完全相反,他怎么会听错?曲解了。这些事情中国、外国,我常常都遇到。从前我还不太容易相信,听东西会把意思听错,你看果然真有。这是什么?这是心太乱、太复杂。所以可见这个清净心非常重要。

  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讲的「净信心」,信什么?三经里面所说的道理、所说的方法、所说的境界、所说的因果完全不怀疑,统统都能够接受,依教奉行,这就叫净信。『手』在此地意思,是心净信了我们身一定做到。手是代表我们心到手就到,就是我们真的能把它做到。下面是个比喻,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。要用现代的话来说,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用智慧、我们用理性,不用感情,这叫观照。如果日常生活当中还动感情,你的照就没有了,这观照就没有了。诸位要晓得,观照就是理性处事待人接物,一切事理智做主,不用感情,这叫观照。这样子你的功夫就得力,初步得力,你在生活里面过失就少。所有一切过失都是发生在情执里头,你能够舍掉情执,用智慧、用理性、用客观,那就不一样,减少许许多多的过失,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断恶修善。到真正功夫得力,这断恶修善才真谈得上,否则的话,你断恶修善全是感情边上事情,善未必是真善。

  从这个基础再往上提升就叫「照住」,观照第二层就是照住。这个照住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得禅定,得定。烦恼纵然是有,它也不起作用。这个照住在我们净土宗就是事一心不乱,事一心不乱叫念佛三昧;在禅宗里面就是得禅定,得到禅定,这叫照住。最上层的功夫叫「照见」。你们读《心经》,《心经》中国人都会念,一开端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」,他照见了。照见是最上乘的功夫,在我们净土宗就是理一心不乱,在禅宗里面叫明心见性,大彻大悟,那是照见。由此可知,禅宗里面讲观照、照住、照见三个层次;在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功夫成片,这功夫成片跟观照的意思一样,讲事一心、讲理一心,其实所证入的境界是相同的,名称不相同,所以这是讲的功夫。

  本经教给我们这个「观」,这个观就是修行的方法,世尊在此地给我们讲了十六种,所以这个经也称为《十六观经》。十六观里面大别来分,分为三大类: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。这三种念佛,哪一种属于观照?哪一种是照住?哪一种是照见?给诸位说,任何一种里面都有浅深不同。我们用持名,我们在初学功夫还没有得力,那什么都谈不上。功夫得力,这个得力是什么样子?是二六时中,就是一天到晚心里面只有佛;就像此地讲的,心里面所想的、所念的都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;就像大势至菩萨所说的「忆佛念佛」,忆是心里想,口里念。

  这佛境界很广,就像大本《无量寿经》所说的,我们想阿弥陀佛,他在因地的发心、求学、修行、证果,发愿广度众生。我们常常想他,不知不觉自己就跟他一样。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,想阿弥陀佛,想久了,你就变成阿弥陀佛,一切法从心想生。所以这非常重要,想到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依正庄严。依正庄严要记住,正报里面,从阿弥陀佛初发心修行一直到证果广度众生,都叫正报。依报里面种种设施,提供十方大众到西方极乐世界修行,这样美好的一个环境,这都属于依报。庄严是主要讲的是这些,这个我们要懂。

  换句话说,说依正庄严,就是依正庄严四个字就是全部的《无量寿经》,乃至于我们说全部的净宗经论,这四个字都包括尽。我们心里想的是这个,我们期望的是这个,我们念的是这个,把这个世间一切尘劳烦恼不知不觉的都离开。那为什么?不想它。不想它,自自然然它就远离。这个时候,这个境界才叫做观照,也就是我们讲的功夫得力、功夫成片,成片是这个意思、是这个境界。有这样的功夫,给诸位说,这决定得生。生西方极乐世界,生哪一土?凡圣同居土。这个品位不高,生凡圣同居土。

  如果功夫更进一层,你念到事一心不乱,事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统统断了,真的断了。从断证功夫上来讲,他跟阿罗汉、辟支佛是平等的,但是从智慧功德上来说,那阿罗汉、辟支佛望尘莫及,那不能比!这生西方世界方便有余土。功夫再上一层,这是理一心不乱,那就照见,跟《心经》上境界完全相同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世法、佛法都了不可得。这是见到法身,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生实报庄严土,分证寂光净土。可见得,你用观想、用观像、用持名,任何一种念佛方法,功夫都是由浅而深,都能成就!

  末后是个「经」字,这一个字在我们讲堂里面常讲,每一部经都要说,这是通题,凡是佛所说的都称之为经。前面「佛说观无量寿佛」,这是别题,「经」这个字是通题。但是大师在此地有几句说得很好,我们把它念一念。

  疏【能令修趣之者。】

  『修』是修行,『趣』是趣向,就是去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。

  疏【必藉教行之缘因。】

  这个『藉』就是借,要依靠『教』。「教」在此地就是讲的是经典、教科书,经典就是佛对我们的教科书。『行』,我们必须依照佛的教导去奉行。这个『缘因』:

  疏【乘愿往生。】

  乘谁的愿?乘阿弥陀佛四十八愿。弥陀四十八愿帮助我们太大太大!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:

  疏【证彼无为之法乐。】

  这句不好懂。我们说得简单通俗一点,就是证得性德流露出来果报之乐,性德流露出来的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16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那就是依正庄严。

  疏【既生彼国。更无所畏。】

  到西方极乐世界确确实实一切恐怖、颠倒、妄想都没有了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不安,一个人从生到死可以说是每天都有忧虑,都不能安稳。生在这个娑婆世界如是,生在其它世界也不例外。我们这个人间没有一天安稳的,活在恐惧之中。那么其它的?天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,没有例外的。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,他方诸佛国土也都差不多,哪里去找一个安稳处?找不到!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这就真的找到。尽虚空遍法界,唯独这一个安稳处是我们可以得到。诸佛的报土是安稳处,但是你要不是证到大菩萨的果位,你得不到。像我们这样子生死凡夫,烦恼没有能力断,想找一个安稳地方,到哪里去找?所以尽虚空遍法界,只有这一个地方,西方极乐世界,只有这一处。唯独这一处,再没有第二处。怎么知道再没有第二处?查遍《大藏经》,佛没有说还有第二处,这是我们一定要珍惜的。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是离一切畏惧恐怖。

  疏【长时起行。果极菩提法身常住。比若虚空。】

  这是说明到西方极乐世界,修行证果容易,修行证果之高超,都是不可思议的。这是大师在此地,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说的这几句,我们很受用,听了很受用。再看下面第三段:

  疏【三辩释宗旨不同。】

  『辩』是辩别,『释』是解释。什么叫『宗』?宗旨就是修行的纲领。必须要明了,要真正能掌握,我们修什么?假如有人问你们:你们是修净土宗的,念阿弥陀佛的,那你们净土宗念阿弥陀佛修的是什么?一定要知道。如果这个我们都说不出来,那就不能怪人家说我们是迷信,说我们是盲修瞎练。修什么不知道,这个怎么能说得过去?此地大师以很简单的这个句子,给我们说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在这一页第五行:

  疏【今此观经即以观佛三昧为宗。亦以念佛三昧为宗。】

  这是把我们修学的宗旨指出来。『观佛三昧』,从第一日观一直到第十五,都是属于观佛三昧。第十六观是念佛,十六观所说的是持名念佛,所以『念佛三昧为宗』,也就是刚才讲,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。

  疏【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。】

  我们念佛的目的在哪里?我们只有一个方向、一个目标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我们修行的宗旨。

  疏【言教之大小者。】

  在古德判教,这个判教的意思,是判别这一部经论,就是这个课程,应该在什么时候,排在哪一个学年、哪一个学期来教授,是这个意思。佛法里面有分小乘,有分大乘,它到底是属于小乘还是大乘?有渐教、有顿教、有圆教,它是属于哪一个教?这几几乎乎是所有古大德都公认的,这一本经典是属于菩萨藏,是大乘佛法,不是小乘,是大乘佛法当中的顿教。为什么?他一生成就,不需要多生多劫的修学;他是一生圆满成就,他是顿超,不是渐修。这是第三段的意思。

  疏【四辩说人差别者。】

  这个经谁说的?佛在经上告诉我们,佛经有五种人说。所以从这个地方来看,佛法是很符合现代所讲的民主科学的精神,它不专制,它不武断。佛说的称之为经,那别人说的行不行?别人说的也行,只要说的这个道理是真实的,方法境界是正确的,佛都承认,你说的跟我的没有两样,是一样的,我这个称为经,你那个也可以称为经。所以经有五种人说,第一个佛说;第二个是圣弟子说,或学生所说的;第三个不是佛弟子,天仙所说的、鬼神所说的;第五个是变化人所说的。

  虽然是五种人说,除佛以外,那四种人说的必须要得佛的印证,也就是佛点头,没错,这个就可以称为经。如果没有得到佛的印证,那就不能算数。佛当年在世,请佛印证不难,现在佛不在世,那怎么办?佛给我们讲了一个原则,小乘经有三个原则,叫三法印。与这三原则相应不违背,佛都承认,这是佛经,跟我说的没有两样。大乘法里面有一法印。这个法印,我们中国人对这个印很重视,政府发布公告的时候一定要盖上大印。这个公告的内容,譬如说台北市政府的,是不是市长自己写的,没有关系,只要那个印盖上了,那就是市长所颁布的。佛法也是如此,符合三法印就等于是佛颁布的经典,我们可以信受奉行。

  三法印是什么?第一个是无常,第二个是无我,第三个是涅盘。这是小乘经所说的,决定不能违背这三个原则。大乘佛法里头只有一法印,叫实相,诸法实相。所以大乘法印比小乘法印讲得更合理,可以说完全没有争执。实相是什么?事实真相,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。佛说的是事实真相,你说的也是事实真相,那怎么不是经?那跟佛讲的没有两样。所以大乘经所说的是诸法实相。我们这是大乘经,这里面所说句句话都是真实的,决定没有虚妄,都是说的事实真相。我们再看底下一段,第五段。第五段是给我们拣别定、散两门:

  疏【五料简定散两门。】

  这是本经教给我们修行的重点。什么是定善?什么是散善?善导大师在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讲得很多、很清楚,希望同修们多多的看几遍。在这一段里面有几句话很重要,要特别提醒大家。第一这个法门什么人可以接受?什么样的人可以修学?当然这是我们很关心的事情。想想我有没有资格接受?我有没有能力修学这个法门?大师在此地给我们说得佷明白,他的解答在第十二页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:

  疏【谤法与无信。八难及非人。此等不受也。】

  哪些人不能接受这个法门?不能够修学这个法门?第一个是毁谤佛法的人,第二个是不相信的人,第三个是具有『八难』之人。这个八难只要有一个就是障碍,这是八种。八难,诸位一定要晓得,这里面包含着三恶道,三恶道修学这个法门很困难,他的业障烦恼太重;包括有长寿天,长寿天他没有机会听到佛法;佛前、佛后,这个世间没有这个法门,他遇不到;世智辩聪、聋盲瘖哑,这都是属于八难。他们障碍比一般人多,接受比一般人困难。

  但是这个里面最重要的,还是在『谤法与无信』。这一句我们千万不要轻视了它。我们信佛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16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真信了吗?这常常说,念佛的人很多,往生的人不多。这一万个念佛的人,真的能往生也不过三、五个。你要问什么原因?不信!那三、五个往生的,他为什么能往生?他信,他不谤法,难。我们说是非、说长短,批评道场、批评四众(四众是出家二众、在家二众),常常在一块聊天,不知不觉的就是是非长短,这叫谤法。几个不谤法的?有!老太婆一天到晚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问她什么都不知道,那个人不谤法。所以往往他们修行能预知时至,站着走、坐着走。为什么?她不谤法,她真信。我们有意无意当中都在谤法,不知道、不觉得,还认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、都是正确的。六祖常说「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」。我们六根接触的都是世间过失,牢牢记在心里,时时刻刻在评论。诸位要晓得,这对于往生是很大的障碍。还有这种念头,还有这种行为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。

  真正想往生的人,善导大师这一句要特别牢牢的记住,决定不能轻易看过。谤法与无信,我没有谤法,我也信,我不是无信。那是你自己的标准,不是祖师大德的标准;不是一个公正客观的标准,是你自己订的标准,那个不行。必须要有很公正客观的标准,这个才行!可见得非常非常不容易,很难做到。这是说明不得往生的。哪些人能往生?大师告诉我们:

  疏【一心信乐求愿往生。上尽一形。下收十念。乘佛愿力。莫不皆往。】

  这是告诉我们决定得生的人。决定得生的关键在『一心』,一心没有二念才行。还有杂念、还有妄想,还有是非人我、还有名闻利养,那就不是一心,这就不能往生。所以要真正求往生,这真正求往生非常重要。我们无始劫以来,在六道里面生死轮回的状况,我们不知道。想想这一生,从我们出生一直到今天,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?我们心里头有没有平静过?有没有真正得到安乐过?纵然得到,你能够保持几时?剎那流转。这个剎那流转就是眼前的轮回,轮回里头又有轮回,苦不堪言!没有机会出离,没有能力出离。

  今天遇到这个机缘,这个机缘是无量劫无量劫当中难得才碰到一次,我们这一生有幸碰到。碰到了要不知道,不知道这个利害得失,把这个机会当面错过,那实在讲是太可惜。你下一次再遇到这个机缘,不知道到哪一劫、哪一生去了,这是实话。遇到了,佛教给我们放下万缘,我们就真的放下,这才叫信佛,真放下。为什么?这世间所有一切缘都是六道轮回的缘,你不放下,你就离不开六道轮回。必须把这个统统放下,我将三界六道舍掉。这佛七里面,主七师常常说的口头禅「放下身心世界,提起正念」。这是警策人的,不要把这一句话当口号来看,这话是真话,要一心。

  一心『信』,一丝毫都不怀疑;『乐』是爱好,这乐就是愿,信愿。我喜欢西方极乐世界,我喜欢阿弥陀佛,念念希望我能早一天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,这是乐。『求愿往生』,这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,能不能往生决定在「信愿之有无」,这个信愿就是此地的「一心信乐,求愿往生」,就这八个字。你具不具足?你真有这八个字,那你是决定往生。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,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。

  『上尽一形』,这「一形」是尽形寿。我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我还有一口气在,我就念一天佛,我这一生决定依靠这个法门依靠到底,决定不改变,这就对了。不要看到参禅的人,又想去参参禅;看到学密的人,又想去念咒;看到学戒律的人,又想持戒,那你的麻烦就大。不是其它的法门不好,任何一个法门都好;专就好,杂就不好。不能修杂了,不能修乱了,这非常非常重要。所以尽形寿,一生就修这一个法门,决定不改变,决定不动摇。我们看到现在这个社会上,在中国、外国都有,有提倡禅净双修,还有人标榜禅净密三修,难,实实在在是难,三不如一。一心称念,这是上等的机会,你早年遇到这个法门,你这一生修学。

  『下收十念』,下是什么?是缘分极少的,下等的缘分,他在一生当中没有遇到这个法门,到临命终时才遇到这个法门。这个时候他善根现前,他遇到了就能信,他就能愿,也行,临终十念、一念都能往生,当然那个功夫就少,他念得少,功夫念得少。念得少为什么能往生?他那个时候念的那个心专、心恳切,那个力量效果比我们平常念佛的效率要大。因为我们平常这个心没有他那么恳切、没有他那么专,所以他念的虽然少,有力量。我们念得多,是散乱心,心力不集中,所以念的虽然多,还不如他念的少。可见得是功夫浅深不同。

  『乘佛愿力』,这种发心、发愿、修持都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,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加持你,你一定得生。这一段里面特别要紧的就是哪一种人能生,哪一种人不能生,我们必须要清楚。底下大师在这个文里面告诉我们,定善与散善,他说得很清楚:

  疏【从日观下至十三观已来。名为定善。三福九品。名为散善。】

  这一共是有十六段,十六观。前面的十三观是『定善』;『三福九品』是『散善』,就是十四、十五这两章里面是讲的九品,这是属于散善。底下为我们说明定善与散善的差别在哪里。前面跟诸位报告过,定、散都是属于正行,不是助行;不是说定善是正行,散善是助行。如果我们这样看,这不是善导大师的意思。他这两种都是属于正行,可以说是正中之正,正中之助,这样讲法可以,都属于正行。经文里面有说这是韦提希夫人提出来的:

  疏【经言。教我思惟。教我正受。】

  这是韦提希夫人向释迦牟尼佛启请修学的方法。思惟、正受都是属于定善。『思惟』是思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刚才跟诸位说过,这一定要记住,依正庄严这四个字包括西方极乐世界的全体,包括阿弥陀佛从最初发心到成佛证果,以后建立西方世界普度众生,都在四个字里面,这不可以疏忽的。不要看到这四个字「依正庄严」,正报就身相很好、很漂亮,依报环境很好,那就错了,那你这个看得太窄小,太窄小。要从他发心起,发心修行、求学统统都包括在里头。『正受』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16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就是修定。所以他这里解释正受:

  疏【言正受者。想心都息。缘虑并亡。三昧相应。名为正受。】

  由此可知,这几句话就是《弥陀经》里面讲的一心不乱,这一心不乱就是『正受』。《无量寿经》虽然没有讲一心不乱,只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,那个一心称念,虽然不是明显的讲一心不乱,意思统统都有,只是程度上有浅深不同而已,也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功夫浅深不同。所以这个一向专念,那就是一心。一心专一个方向,专注在这个方向,这样的称念才有用处,所以这才是『三昧相应』。「三昧」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正受,就是心地真正得到安稳,真正得到平静。这个平静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的清净平等。清净心、平等心现前,这叫平静,这是念佛三昧现前。

  在本经经文上非常明显,韦提希夫人所启请的,确实都是属于定善。散善没有人请,而是佛无问自说,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说的。因为韦提希夫人没有启请三福,也没有启请九品,三福九品是佛在此地自己说出来的。

  下面有一大段,这第六大段,这一段很长,也非常重要。对我们同学来说,因为我们道场,多年来都是专门宣讲《弥陀经》跟《无量寿经》,因此大家信心可以说是相当坚定。如果是初学,或者是曾经涉猎过其它的经论,俗话说先入为主,听了很多人的意见,再听听佛在这个经上讲,免不了起了疑问、起了疑惑。这个「疑」是修行很大的障碍,这个很重的烦恼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叫根本烦恼。我们要建立信心,一定要断疑生信。古德看我们这部经,确实不免有看错的地方,所以善导大师在这个开示里头劝我们要相信佛的话。菩萨所说的如果与佛讲的有出入,我们都不要听,何况菩萨以下的。这个提醒非常重要。这个话他在此地说过两遍,就是重说,那就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开示。

  疏【六和会经论相违。】

  就是特别给我们断疑建立信心。这个疑问从哪里来?就是古来的那些祖师大德说的,都是很有声望、在历史上很有地位的这些大德,他们把经说错了,这个麻烦大!善导大师为我们一一来辨别,指出他们错在哪里。而且大师也是引经据典,不敢说我自己说的,也许我说错,举出经典来作证明。这里头有六段,第一段。

  疏【初言诸师解者。】

  这就是从前有一些法师们对于《观无量寿经》的解释,解释三辈。

  疏【先举上辈三人。言上上者。】

  这『上辈』里头,上辈有上上、上中、上下,就这个三等。『上上者』:

  疏【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。】

  这个地位就高。

  疏【何故得知。由到彼即得无生忍故。】

  这些人是因为看到经上有这个句子,他就判定上上品往生的是四地到七地菩萨,他们往生的,才会到那个地方去证无生法忍。

  疏【上中者是初地至四地已来菩萨。】

  这都是登地的大菩萨。

  疏【何故得知。由到彼经一小劫得无生忍故。】

  从这个地方判断,他们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萨。

  疏【上下者是。】

  这上辈下品的是:

  疏【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。何故得知。由到彼经三小劫始入初地故。此三品人。皆是大乘圣人生位。】

  换句话说,从古大德来看,上三品是三贤十圣去往生的,那我们凡夫没分。再看中三辈:

  疏【次举中辈三人者。诸师云。中上是三果人。何以得知。由到彼即得罗汉故。】

 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证了四果,那当然三果才会证四果,所以他就断定这个中品上生的是三果圣人回小向大去往生的。

  疏【中中者是内凡。何以得知。由到彼得须陀洹故。】

  『须陀洹』是小乘初果。

  疏【中下者是世善凡夫厌苦求生。何以得知。由到彼经一小劫得罗汉果故。此之三品。唯是小乘圣人等也。】

  换句话说,他说中三品是小乘圣者从初果向到三果圣人,这些人回小向大求愿往生去的。这就是说明上辈、中辈,凡夫没分。

  疏【下辈三人者。是大乘始学凡夫。】

  这就是下上品、下中品、下下品,这三品。

  疏【随过轻重。】

  这个『过』就是罪过,每个人造的业障不同。

  疏【分为三品。共同一位。求愿往生者。】

  到这一句这是诸师所说的,从前一般法师所说的。后面这一句这是善导大师所说的:

  疏【未必然也。可知。】

  他不同意那些人的说法。为什么不同意?他有道理。

  疏【第二即以道理来破者。】

  这来说个道理,说明绝对不是大乘菩萨、小乘圣者,不是的。这第二段『即以道理来破』。

  疏【上言。】

  『上言』是前面讲的,就是诸师所说的。

  疏【初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。】

  说这才是上品上生的。下面大师就告诉我们:

  疏【如华严经说。】

  这是用《华严经》来解释。

  疏【初地已上。七地已来。即是法性生身。变易生身。斯等曾无分段之苦。】

  这个『分段』就是六道轮回这个身,没有这个苦。

  疏【论其功用。已经二大阿僧祇劫。双修福智。人法两空。并是不可思议。神通自在。转变无方。身居报土。常闻报佛说法。悲化十方。须臾遍满。】

  这个『须臾』就是剎那之间,他就能够分身到十方一切诸佛剎土,他有这样大的神通能力。

  疏【更忧何事。乃藉韦提为其请佛,求生安乐国也。】

  他还有什么忧虑的?还要借着韦提希夫人启请,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没这回事,这讲不通。

  疏【以斯文证。诸师所说。岂非错也。】

  这是古大德把这个文看错,我们要晓得。他在这一大篇里面,将这上三品、中三品根据佛所讲的这些道理,一条一条都把它揭露出来,说明古德看法不能成立。怎么才是正确的?他在结论上就为我们开导了。诸位翻开第二十页看第一行,第二句看起,这是他老人家下的结论:

  疏【然诸佛大悲于苦者。】

  『苦者』是指谁?六道众生。六道里面最苦的是人道以下,人苦,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16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饿鬼、畜生、地狱苦。这是诸佛如来大慈大悲特别怜悯六道当中最苦的这些众生。

  疏【心偏愍念常没众生。】

  这六道里头,头出头没。生在三善道就好比头伸出来,像人掉在水里面,头伸出来呼吸一些空气;栽一个跟斗就栽到水底下去,就得去灌水受苦。三善道就是水面,三恶道是水底,头出头没。『愍念常没』,常常堕落到三恶道这些众生。

  疏【是以劝归净土。】

  所以开这个法门,这才是正理。这是先从道理上来驳斥古大德看法错误。下面一段再从九品经文里面反对批驳他们,希望我们把这桩事情搞清楚、搞明白,我们心才安,信心才坚定,不至于受古人说法的影响。古大德讲这些话的人,跟诸位说,都可以说是有修有证。有修有证尚且把它看错,现在这些人如果不深入经藏细心体究,错误决定不免,那麻烦就大,要负因果责任。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


愿以此功德,庄严佛净土。
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涂苦。
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
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

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、历劫冤亲、法界众生礼佛三拜,求生净土。

祈愿:
诚敬谦卑。和顺义理。欢乐慈孝。无争无求。清净平等。知恩报恩。知足惭愧。去恶就善。事师三皈。奉持经戒。不念人非,欣乐人善。关怀照顾,言传身教。言动安徐。公平公正。吃素印经。随缘济众。看破放下。忍辱精进。发菩提心。一向专念。天下和顺。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。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。兵戈无用。崇德兴仁。务修礼让。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。各得其所。
并愿以印行功德,回向法界一切有情,所有六道四生,宿世冤亲,现世业债,咸凭法力,悉得解脱,现在者增福延寿,已故者往生净土,同出苦轮,共登觉岸。
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整个宇宙一切众生,是一个生命共同体。人类处在一个地球村中,应该平等对待,和睦相处,互敬互爱,互助合作,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





文章到此结束,谢谢您的阅读!敬请常念#南无阿弥陀佛#!祝各位福慧增长、六时吉祥、法喜充满!





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://www.amtb.tw/  http://www.amtb.cn/
華藏淨宗弘化網  http://www.hwadzan.com/ http://edu.hwadzan.net/
圣贤教育全球学习网陈大惠老师  http://www.sxjyxxw.org/
儒釋道網路電視台 http://tv.amtb.tw/  http://www.amtb.tw/tvchannel/play-1-revised.asp
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  http://www.amtb.org.tw/rsd/rsd.asp
华藏弘化电台-儒释道学习网  http://www.rsdxxw.com/play/153-0-0.html
狮子吼净土专修网  http://www.amtb-shizihou.org/
悟道法師佛法交流專頁  http://www.shiwudao.net/
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://www.amtbcollege.org/  http://www.amtbcollege.org/amtbcollege/index.asp
净宗学院  http://www.jingzong.org/
今現在說法 ─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  http://www.amtbhk.com/
佛教藏经集  http://www.fodian.net/zjj/
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  http://ft.amtb.tw/index.php
儒释道学习网  http://www.rsdxxw.com/
儒释道网络电视台APP下载  http://www.amtb.cn/amtbapp/
教学为先网  http://www.jxwx.org/index.html

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.5 http://pan.baidu.com/s/1pJmcIyZ
尧软大藏经阅经系统1.5 http://pan.baidu.com/s/1jIl1APS
无量香光的youku播单 http://i.youku.com/i/UMTMxOTIxND ... ;order=1&page=1
无量香光的tudou播单  http://playlists.youku.com/?spm=a2h3j.8428770.3336676.3

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七条底线|宗旨|使用指南|小黑屋|积分|勋章|手机版|佛教网

GMT+8, 2024-11-27 17:4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