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指南收藏本站|繁體中文

佛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12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楼主: 染心不净

唯识学概论 ——白云老禅师著作  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7 21:04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.二智之说

二智者,系指本具与后得,所成之智。智于梵语中,称之阇那或若那;意思是知识与经验,累积的内容;或者是于事理,决断后之结果。兹说明如下:

1、根本智:

或谓正体、或无分别,是直证二空后,所现真如之理。其理与智,平等一体,正断惑障,是以为智;了知一切诸法,皆即真如。

境智无异,如人闭目,外无分别;由此,无分别智,能生种种分别,故说根本智,具分别之功。

2、后得智:

或谓后得差别智,是证得真如实性后所起,能了知依他如幻,不生我法,迷惑之分别。种种境智有异,如人开目,诸色在前,尽皆显现;基于根本智,为得此智,故称之后得智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8 11:00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一、四智之说

唯识,所立四智,依凡夫之八识,至如来所转变成者,尽摄一切,有为无漏功德,兹例述如下:

1、大圆镜智:

此智体清净,离有漏染之法,乃转第八阿赖耶识。如:有漏之第八识,变依正二报,而持有情之身。

此智,自众生善恶之业报,变如来之身,而显万德庄严之功德;犹如:大圆镜,现一切色相,其缘境无边,照法界一切之事理。故又名,一切种智,可谓如来一切之德本。

2、平等性智:

凡夫第七,我意识之我见,转而所成,证自他平等之理;入无我之境。于一切众生,起无缘大悲之智。也就是说,对初地以上之菩萨,现他受用之身,常行大慈悲,之化导利益者。

3、妙观察智:

转凡夫之第六意识,而至佛果,妙观察诸法之相;而布施说法,以断疑之用的一种智。

4、成所作智:

转凡夫有漏之五识,为利乐一切凡夫、二乘乃至十方界,示现神通变化,成就本有之愿力,而所作之智者。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8 11:00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二、三乘行果

唯识,所立三乘,大致与俱舍宗相同,其中声闻与缘觉二乘,分别以观四谛,修三世,可证阿罗汉,最慢得经六十劫生死。其阶位分,三贤、四善之七方便,以及预流、一来、不还、阿罗汉之四果等。

又缘觉乘,观十二因缘,修四世,可证辟支佛,最慢经百劫;其阶位为一向一果。唯大乘菩萨行果,较为详尽,却也极为繁复。

虽然,概要的可以点出,修六度,经三大阿僧祇劫,复于百劫中,厚植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最后于色身中,断结见惑与思惑;而可入于佛果。

但是,所谓三大阿僧祇劫,之四十一位分别法相,如何建立资粮,通达修习,当十地成就而至妙觉,完全究竟的种种情形,是大乘菩萨行果,不可玩忽之事。兹分别详列如下:

1、十住心:

包括:发心、治地、修行、生贵、方便、正心、不退、童真、法王子、灌顶。此十位,名为住者,是指菩萨于,十住中安住其心。

对六波罗蜜法修行中,未达殊胜功德,但得住名,发菩提心,以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;是为十住的内容。

不过,于十住中应修,以信为主,的十信心,计有:

信、精进、念、慧、定、施、戒、护、愿、回向等十者心。

2、十行:

包括:欢喜、饶益、无恚、无尽、离痴、善现、无著、尊重、善法、真实等十者,是对修行六波罗蜜法,令其殊胜,所以名行。

3、十回向:

包括:救护众生离众生相、不坏、等一切佛、至一切处、无尽功德藏、随顺平等众生、随顺坚固善根、真如相、无著无缚解脱、法界无量。

由于菩萨所修一切功德,通皆回向;回是回转,向是趣向。以此十位,回转趣向,叫做回向。或谓回前十行,向于三处。

所云三处,即是:

(1)回事向理:以真如实际,是所证故。

(2)回因向果:以无上菩提,是所求故。

(3)回自向他:以一切众生,是所度故。

以上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,积之为三贤,为趣向无上菩提,修集种种,殊胜资粮,所以称之资粮位。

第十回向,满心之位,修四善根,即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法,以之入见道,加用功行,名加行位;自初住以至回向,满一大阿僧祇劫。

4、十地:

包括:欢喜、离垢、发光、焰慧、难胜、现前、远行、不动、善慧、法云等十地。此十位,通名为地,是以总摄能证之智,的有为功德;和所证之理,的无为功德以为自性,与所修之行,为最胜依持,令其生长,所以叫做地。

十地各有入、住、出三心,以入地未久,为入心。久住时分,是住心,久住以后,渐近后位,是出心。

三心,各经俱胝百千大劫。初地入心,体会真如,以初照理,故名见道。

见道之相,略说二类:

(1)真见道,证唯识性。

(2)相见道,证唯识相;真相见道,名通达位。

自初地住心至十地出心,合为修道;以修习无分别智,断惑证理,叫做修习位。自初地至七地,属第二阿僧祇劫。八地至十地,属第三阿僧祇劫,十地满心,是名等觉,与佛果位邻。

5、妙觉:

即佛果位,以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,不可思议,所以叫做妙觉。由转烦恼,得大涅槃,转所知障,证无上觉,是为二转依果,属于究竟无漏界摄,名究竟位。

所谓究竟,略述二义:

(1)是对前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之四位,是名究竟。

(2)是对二乘极果,是名究竟;因为诸漏断尽,无法可学;是名为无学道。
发表于 2020-4-28 12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8 22:25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
十三、五重唯识

唯识之学,自粗至细,有五种观法,共有五重,故说五重唯识观法。

兹分叙述之:

1、遣虚存实识:

虚者,即徧计所执,之实我实法,情有理无,惟是虚妄,无有体用。存,即是存留。实者,指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而言,二者有实体用。

所以,虚者当遣,实者当存。此观分别;遣为空观,以破有执,存为有观,以遣空故。是以,空有相对,为第一重唯识观法。

2、舍滥留纯识:

依他起性之诸识中,有境也有心,境为相分。心为见分、自证分、证自证分;相分为所缘,后三分为能缘。

惟恐互相混滥,故舍相分的内境,但观能缘,所系的后三分。于是,心境相对,是为第二重唯识观法。

3、摄末归本识:

见相二分,俱依自证分而起,因自证分是体,是为本,见相是用,是为末。摄用归体,即是摄末归本,而观唯识;体用相对,是为第三重唯识观法。

4、隐劣显胜识:

前第三重,虽已摄归自体,而自体中,有心王、心所之别。心王及心所,俱能变现,以心王为胜,心所为劣,是以隐劣显胜,而观唯识,王所相对,是为第四重唯识观法。

5、遣相证性识:

前第四重仅存心王,心王有事相、有理性,事相宜遣,理性应证;事理相对,是为第五重唯识观法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08:27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四、五乘五性

五乘,即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人、天等。五性者,即菩萨定性、缘觉定性、声闻定性、三乘不定性、无性有情等。

如就出世法言,三乘五性,有情界中,五乘种性,各有差异。凡可证三乘道者,其八识中,自无始以来,本具三乘无漏种子;而无漏种之子是为无性。

五乘各性差别,分述于如下:

1、菩萨定性:

或谓乘性、或称决定大乘种性,名异实同,无有差别。此类众生,本有照见二空,证得四智,可以成就佛果,的无漏意种,没有二乘种性,决定直入大乘。

2、缘觉定性:

或谓独觉乘性、或称决定独觉种性。此类众生,但有可证独觉的,人空无漏智一分种子。决定可证独觉,灰身灭智,不能证入大乘。

3、声闻定性:

或谓声闻乘性、或称决定声闻种性。此类众生,但有可证声闻的,人空无漏智一分种子,决定证入罗汉,灰身灭智,不能证入大乘。

4、三乘不定性:

或谓不定乘性、或称不定种性。此类众生,兼具三乘种性,的无漏种子;先证小果,后入大乘。除此,尚有菩萨与缘觉,二乘种性者,以及具菩萨与声闻,二乘种性者,亦有兼具缘觉与声闻,二乘种性者。

此三类众生,前二者不定性,后一者为定性二乘,基于定,故仍不能证入大乘。

5、无性有情:

或谓无性、或称人天乘性。此类众生,没有三乘无漏种子,唯修世间善法,而得人天殊胜之果报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09:40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十五、三时教

唯识立三时教,为如来应机说法,机分三品,所以教立三时。

初时名有,二时名空,三时名中道,兹分别叙述如下:

1、有教:

为众生迷执有我,起惑造业,沉沦生死。佛于初成道时,在鹿野苑,为发趣声闻乘,转四谛法,说四阿含,而破实我之执;令小根行人,渐登圣位,举凡小乘诸部,悉皆摄于此时教。

2、空教:

小根行人,闻四谛法,虽断我执,但于诸位,执为实有。佛为破彼法执,后于灵鹫山,为发趣大乘,说诸法空相。

如:摩诃般若经等,令中根行人,舍小趣大。时诸佛子,闻世尊密意义趣,说无破有;便以二谛性相皆空,标为无上圣理。

3、中道教:

基于二乘行人,偏有偏空,不契中道;佛以解深密等会,广演了义,说一切法,唯心有识,心外无法。破初有执,非无内识,破次空执,非有非空,离有无二边,取其中道。

十六、结语

唯识学,以分别诸法,性相之旨趣,而明了万法,唯识所现。始初,起源于弥勒菩萨,为应无著大士之请,宣说,瑜伽师地论。

随后,无著大士,造显扬圣教论、摄大乘论、阿毗达摩集论等。迨至乃弟世亲大士,造二十唯识论等。

最早,唯识宗,在印度叫做瑜伽宗。后来,到了我国唐代,有玄奘法师,西游印度,于戒贤论师处,从事此学。

归国后,于长安传其高弟,窥基法师,基师著成,唯识论述记,以及枢要等作,而广弘法相义谛。由是兴盛华夏,而显及一时。

本宗主要所依经论,有所谓六经、十一论之说,可见其不同于,他宗之一斑了!所云六经:即华严、解深密、如来出现功德庄严、阿毗达摩、楞伽、密严等经。所云十一论:即瑜伽师地、显扬圣教、大乘庄严、集量、摄论、十地经论、分别瑜伽、观所缘缘、二十唯识、辨中边、以及集论等。

本文断续执笔,难免挂漏,尚待重整之处,伏期同好赐教,以补缺失,当感谢之忱。

时在民国六十八年端节

于佛陀学术研究院脱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4-29 09:43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全文转帖完毕!

发表于 2020-5-11 22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阿弥陀佛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七条底线|宗旨|使用指南|小黑屋|积分|勋章|手机版|佛教网

GMT+8, 2024-12-1 05:3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