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指南收藏本站|繁體中文

佛教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点击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查看: 1241|回复: 6

禅定经典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6-8-21 10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佛友,享用更多功能,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击注册

x
   佛陀说:“你们应当培育定,因为有定力的心能够如实知见诸法。
   六祖言:“何名为禅定,外离相曰禅,内不乱曰定。外若离相,内性不乱,本性自净曰定。只缘境触,触即乱,离相不乱即定。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即定。外禅内定,故名禅定。
〖大念住经〗(1卷)
〖阴持入经〗(2卷)
〖佛说大安般守意经〗(2卷)
〖禅秘要法经〗(3卷)
〖圆觉经〗(1卷)
〖六门教授习定论〗(1卷)
〖修禅要诀〗(1卷)
〖达摩多罗禅经〗(2卷)
〖坐禅三昧法门经〗(2卷)
〖禅法要解经〗(卷)
〖治禅病秘要法经〗(2卷)
〖思惟略要法〗(1卷)
〖五门禅经要用法〗(1卷)
〖修习止观坐禅法要(2卷)
〖法界次第初门〗(3卷)
〖佛说法集经〗(6卷)
〖修行道地经〗(8卷)
楞严经〗(10卷)
〖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〗(10卷)
〖解脱道论〗(12卷)
〖六祖坛经〗(1卷)
世尊偈言:
  禅为甘露法, 定心灭诸恶,
  慧杀诸愚痴, 永不受后有。
  愚痴槃直迦, 尚以定心得,
  何况诸智者, 不勤修系念?


发表于 2016-8-21 10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随喜赞叹,阿弥陀佛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1 10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凝神守一

    道经万卷,不如守一。世人不解,执入其中,终致迷妄。觉者(如佛陀、老聃)所言,方便之说,虽言实无所言。故不可以“智”观,更不可于“言”上生知解,而应以“躬行”为贵。躬行即是守一,守一即是守虚。“守一”之法,重在以“一念”代万念,循序而渐进,致于“无念”后,自然与“虚”合一。


    “一念”者,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也。专注则是凝神,神凝则诸妙生矣!

    古人曰“凝神入气穴”,意思即是“使‘心神’专注于呼吸”,犹佛教之“观呼吸”。其法如下:首先,要有意识地感觉气息出入于鼻孔之间(把‘感觉’集中于‘鼻孔’两翼),清楚地觉知气息呼出鼻孔(即呼气),或者长呼气,或者短呼气;清晰地知道气息进入鼻孔(即吸气),或者长吸气,或者短吸气。气息慢慢平稳后,放松全身,自然呼吸,觉知呼气,觉知吸气,平等地对待呼气和吸气,既不贪求呼出更多的气息,亦不执著吸入更多的气息,如此用功,而不参杂其它的念头,“心神”就会凝注于呼吸之间,或与呼气之念头同在,或与吸气之念头同在,久之,以至于不能辨别是呼或是吸,只能觉知气息之存在,渐渐地恍恍惚惚,气息则似有如无,神与气合,氤氲一片······此即谓“凝神入气穴”。

    在觉知呼吸期间,其它念头会不时地跳出,来干扰你对呼吸的专注。这时,你不必为此而厌烦,只需接受这个事实(即念头跳出来),然后继续关注“呼吸”即可。妄念(即其它的念头)常侧重两个地方:过去和未来,就是不愿呆在“当下”的呼吸上。开始时,你的心神会不断地随其它的念头跑掉,然后又被拉回到“呼吸”之上,这样反反复复,只要坚持不懈,你的心神就会凝注于“呼吸”之上,你就能体验到活在“当下”的感觉,就能体验“形神合一”的玄妙。妄念不存,清静、通透、愉悦之情油然而生。

    初时,可于静处,及至娴熟时,则时时处处,皆可专注于“呼吸”。妄念愈少,呼吸则愈柔弱。然此时,潜意识储存之信息亦会翻涌上来,化为念头,演为图像,或是吉祥,或是丑恶,或使你贪恋,或使你恐惧。若你能不喜不住,不惊不怖,则诸相自化为泡影,不复存在。

    只要“凝神”于呼吸之上,就会有诸多体验:口中津液不断;头顶百会穴似有痒状,若有电流由此灌入全身;静时,头内常有嗡嗡声,似蝉鸣,又若收音机无信号时之电流声,或似微醉之状况;身若有旧疾,则渐渐不药而愈;闭目后,眉心处常似有白光等。但亦会因人而异,无须计较。虽有诸等效验,切不可执著,只需专注于呼吸即可。

    凝神守一,自会得一。一切皆为自然,无一毫人为也。神得一则灵,自由意志(或曰上帝意志)破茧而出矣!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1 10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圆觉经》三大修行诀窍

《圆觉经》以三大修行法:奢摩他、三摩钵提和禅那来贯穿一切禅法。

   奢摩他


   奢摩他的定义,前面已说是体真止的意义。在此经中又说,若菩萨悟人圆觉,用清净圆觉的心取静为行,因澄清所有妄念的缘故,这时觉察到意识的烦动。因了悟静心之后,一切都放下了,一切都是无我、现空,所以能意识到烦动,这时,清净的智慧就发生了。“静慧发生,身心客尘从此永灭”,这时候由内产生寂静的轻安。“由寂静故,十方世界诸如来心,于中显现,如镜中像”,用净觉的心、见地来修止、修奢摩他,澄清内心的诸念,慢慢地自然而然静慧发生,身心客尘从此永灭。十方世界诸如来的心于中显现,如镜中像,此方便的修持法名为奢摩他。
   而净觉心就是远离一切幻、远离一切轮染着,而一切平等、一切无差别的清净觉心,在行住坐卧当中,以静为行,心中不起妄想,以此方式来修习止法,这时,我们面对外境及四面八方的烦动,愈来愈清楚、了知,心愈来愈寂静、清净,此时清净的智慧产生。在行住坐卧当中保持清净,“取静而行”不是说一有妄念生起就把它压止,而是完全确知这一切无可执,而自然寂静,这就是行住坐卧清净,以净觉心,取静为行。

    三摩钵提
    经中说:“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,知觉心性,及与根尘,皆因幻化,即起诸幻,以阴幻者,变化诸幻而开幻众,由起幻故,便能内发大悲轻安,一切菩萨从此起行,渐次增进,观幻者,非同幻故,非同幻观,皆是幻故,幻相永离,是诸菩萨所圆妙行,如土长苗,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。
   三摩钵提是观,和奢摩他一样,都是要具足悟净圆觉与净觉心,以见地为先,有了这个见地才能修这个圆觉。“以净觉心,知觉心性及与根尘,皆因幻化”,了悟我们的六根、六尘皆是幻化而起,这时诸幻马上生起时,马上看到一切现象皆是幻化,因此,“变幻诸幻而开幻众”:变化一切诸幻来开示、开示幻化大众,这就是菩萨行。“由幻起故,便能内发大悲轻安”。奢摩他是寂静轻安,从体上下手,这里是大悲轻安,是大悲如幻三昧。三摩钵提是等持,所有昏沉、掉举动乱、浮沉全不入,而显一切平等的境界。
   以净觉心来知觉这些心性客尘都是幻化,知道幻化,以幻除幻,以如幻的大悲不断地行菩萨行,就是三摩钵提。

   禅那
  第三个是禅那。
   以净觉心,不取幻化及诸静相,了知身心皆为睾碍,无知觉明,不依诸碍,永得超过碍、无碍境,受用世界及与身心,相在尘域,如器中锃,声出于外,烦恼涅盘不相留碍,便能内发寂灭轻安,妙觉随顺寂灭界,自他身心所不能及,众生寿命皆为浮想,此方便者名为禅那。
   禅那是不取幻化及诸静相,直接了解身心都是睾碍,马上超过障碍和无碍的境界,受用这个世界和身心,“宛如器中锃,声出于外。”好像敲钟一般,声音上可以传声到外面。“烦恼涅盘不相留碍”,这时内发寂灭轻安,直接证人如来的妙觉境界。不偏于奢摩他的静,也不偏于三摩钵提的幻化妙行,而是直接彻见本相,了知身心都是诖碍,所上弃绝一切内外诸境,所有的众生寿命、境界都弃绝,直接与妙觉性相合,此为禅那。

   将禅那、三摩钵提和奢摩他三者相互组合就构成了《圆觉经》的二十五种清净定。这二十五种修法,依圆觉的立场,总摄了一切菩萨禅法,具有极为究竟的因缘。
   二十五轮三昧无论怎么样化,是以悟净圆觉为基础,以净觉心来修习的。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依止“悟净圆觉”,以“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”的见地,圆成无上的佛道。
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1 10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xiaobudian 发表于 2016-8-21 10:02
随喜赞叹,阿弥陀佛。

发表于 2016-8-21 11:25 来自手机版 | 显示全部楼层
随喜!!!!!
 楼主| 发表于 2016-8-21 16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击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七条底线|宗旨|使用指南|小黑屋|积分|勋章|手机版|佛教网

GMT+8, 2024-11-23 19:3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