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积分
- 1006
- 精华
- 注册时间
- 2012-3-15
- 最后登录
- 1970-1-1
- 点击头像
- 看学佛情况
|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佛友,享用更多功能,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击注册
x
以前,我在寺中碰到一位一两年没见的道友,他比初次见面时显得清净了许多。我们闲聊时,他说现在烦恼很多,有时候自然升起,颇觉苦恼。于是我开导他,引用了慧能法师的话:烦恼即菩提。在谈话中,为了能开解道友,我用了多个比喻,不经意地就说到了这么一个比喻:
凡人因无明遮觉,六根如同六棱玻璃,心就如六棱镜内光色,本来无色的光显现得五彩斑斓。如果没有觉,连烦恼也不可能感觉到,烦恼就是无明在觉中的自然呈现。名之为烦恼而已。无明本空,烦恼是觉显,即是菩提,只是凡人执着于受,才显现出幻“苦”。
道友在谈话中忽然眼放异彩,似有惊喜觉悟。但我直到后来,总觉得这个比喻有所未到,不够圆满。
最近在念佛时,忽然忆起这个比喻,自然就圆满了这个说法。
心、觉一体,在凡人名之为心,在如来名之为觉,是六根空性之德所现。如来恒住舍性,如空无二,凡人常自我局限,常住于六根残影混合之“六棱镜”内所显之“意”、想,而忽略了这如六棱镜内七彩杂乱般的意、想之外的无边无量“部分”,将本不可分割、无所分割的空人为地分别,自己画地为牢,作茧自缚;昧于意想之无明暗室,忽略光明广大之无碍空觉。
所以,如来教导,都无所住,应生其心,远离一切想,应发阿若多罗似藐似菩提心。
|
|